2024年11月,中国特色反腐败研究中心2024年第十六期专题讲座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举办,讲座邀请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王艳老师围绕“生态瞬时评估在危机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作主旨报告。

王艳老师介绍,生态瞬时评估是一种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主动或被动收集数据的方法,用于实时定量个体的表型,即建立数字表型。EMA起源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由Stone于1994年提出,旨在通过科学地选取多个时点,重复评估个体的瞬时体验和行为,描绘其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动态轨迹。在心理危机风险评估中,EMA能够实时监测个体的危机意念、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定时向参与者发送问卷,询问其当下的危机相关想法、情绪感受以及近期的行为活动。
王艳老师指出,EMA研究中常用的危机风险评估工具包括自杀意念量表(SSI)、情绪量表(如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NES)以及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量表等。报告中还提到,EMA不仅可以收集主观的自我报告数据,还可以结合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例如,通过收集参与者的睡眠质量、运动步数、心率等生理数据,以及地理位置、社交互动等环境数据,更全面地了解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及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在报告的最后,王艳老师展望了EMA未来的发展方向。她指出,技术创新与多模态数据融合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例如,开发更先进、便捷的可穿戴设备,优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结合生理、行为和心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危机风险状态。同时,她呼吁加强心理学、精神病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合作,推动EMA在危机风险评估中的广泛应用。
此次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为心理危机干预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王艳老师的研究成果不仅为高校学生心理发展指导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带来了新的启发。